校长寄语
我从1954年入小学起在学校里生活了一辈子。做了十八年的学生,二十年的教师兼班主任,尽管此后又做了二十四年的学校领导,但在内心里始终就是孩子们的伙伴和学生们的老师。我习惯学校的生活,热爱学校的生活,孩子们给了我无尽的快乐,离开学生我将不知道怎样生活。师达中学2000多学生,每一个学生见到我都会鞠躬问好,此时我也向每一名学生点头问好。试想,世间还有比这更幸福的吗?我深深体会到,这快乐与幸福源于我对孩子们的喜爱和尊重。
我四十多年的教师生涯里有二十年是在首都师大附中度过的。首都师大附中给了我作为教师和管理者最宝贵的三大品质。
现在的教育过于浮躁,改革一个接一个,理念一个比一个新,可惜几乎没有一件事情做好,做完。首都师大附中的同仁和领导教给我:教育要踏踏实实地做,不要唱高调、摆花架子。要扎扎实实做好四件事,一是培育教师和学生的智慧与才干(不是读书与教书);二是锻炼师生的体魄以支持繁重的工作与竞争;三是以社会规范为标准培养师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使其能与社会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四是发展师生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使其人生更完美、更幸福。
首都师大附中“全面抓,一个不放弃”优良传统使我知道:对全体学生高度负责,不嫌弃任何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化的提高实在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教师的责任。我在任期间,首都师大附中和师达中学决不允许一名学生留级,从不动员一名成绩差的学生转学。
首都师大附中是全国的名校,她必须在高原上赛跑。在这所学校担任了十年领导管理工作的经历使我养成了一种争强的个性:各项工作高目标定位,比就与最强的比,取得优异成绩是硬道理。它迫使我不断寻找比我们做得更好的学校,比我们更好的方面去学习、去赛跑。
可喜的是,首都师大附中这些优良传统和宝贵的品质被师达中学的教师们接受了,并融化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
十年前的2001年,当我奉首都师大附中之命带领部分教师创办师达中学的时候只有一个信念:师达中学的各个方面要做得比重点中学更努力,更优秀。三年之后的2004年,成果出来了,师达中学的中考成绩超过了海淀区所有重点中学。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师达中学的中考成绩始终保持在海淀区五名左右,其中实验班(每届200人)的中考平均分始终占据海淀区最高峰,且大幅超过所有重点中学(2011年中考平均分533.19,而这些学生全部是报考重点中学而未被录取者)。至今我校培养了4000余名初中毕业生(1000余名外省户籍不能参加北京市录取),有资格在京录取学生共3217名,其中1665人被市级示范高中录取,占录取学生总数的52%。大批学生被全国名校录取:考入人大附中83人,北大附中48人,首都师大附中362人,清华附中38人,北京一零一中学71人,北京理工大学附中201人,北京交大附中136人,北京十一学校44人,北京四中18人,另有100多名学生被北京八中、北京师大附中、汇文中学等名校录取。
2006年师达中学招收首届高中生,入学成绩排海淀区第34名,三年后高考排名海淀区第13,超过一所市级示范校(全区市级示范校共11所)。师达中学高中毕业生的90%左右考入大学本科。
实际上,我回答了一个问题:师达中学为什么会建设了十年,也辉煌十年。
要继续辉煌,更加辉煌,师达中学该怎样做?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当代中学教师最大的不足是底子薄,读书少。更可怕的是随教龄的增长,自以为经验丰富而越发忽视读书学习。师达中学虽属新校,毕竟已有十年历史。此种迹象已经显现。这是必须警惕的。师达的教师必须认识到:优秀教师的第一特征绝非漂亮的公开课,也不是高级职称,而是学识渊博。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把握教育规律,懂得尊重,富有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上成为学生的导师。以制度的形式组织和督促教师广泛阅读、积累、思考和总结是师达中学第一要务。
让自尊被刺伤的人充满热情地追随你,恐怕连圣人也难做到。可悲的是,古今有多少教师不会尊重学生,不知有多少人的脑海中留有学生时代此类不愉快的记忆。尽管国家十分重视师德教育,然而当今这种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师达中学历来以管理规范严格著称,但刺伤学生自尊的现象并未杜绝。我们要让所有来师达学习的学生都喜爱学校,喜爱自己的教师,喜爱自己的班集体,喜爱自己的生活。我们必须教育所有教师平等待人,从内心里尊重学习上的弱者和存在不良习惯的学生。
因为学校的责任是育人,所以学校的工作必须立足于明天,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了明天而设计今天,把握今天,这就是学校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律。它不但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也决定着办学质量和水平。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这个意识,他就能够正确认识现在的角色和任务;如果每个教师能够建立这种认识,他就能够真正认识教师的职业使命,具备了教师的核心素质。问题是只有极少的学生具备这种认识。路走的长了反倒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在繁重的工作中也只有少数教师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的缺失是师达中学攀登高峰必须跨越的障碍。因此,要使老师们在纷繁忙碌工作的同时总能把握“立足明天”的思想,实在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这项工作做的效果如何也是评价师达中学领导管理水平最主要的标志。
多层次,多样化是所有公民在社会中存在的必然形式,这是客观规律。学校育人也一定要体现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特点。用同一个尺度,同一个标准,同一种方式,同一条途径培育人,这种做法对于人自身和对于国家无疑都是一种灾难。因材施教不仅仅体现为多层次,还要体现为多样化。师达中学始终坚持分层次培育。我们要在多样化方面努力探讨,大胆实践,取得成绩。
我真诚的希望所有学生、干部教师以及家长能够理解师达中学的办学思想。为了孩子们的明天,为了教师们的明天,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共同去奋斗。
北京市师达中学校长 张国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