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人文教育之旅 ——绍兴
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
时间:2019-08-01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多了也就有路了。”就像西外的行走课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天南地北地探寻着“西外精神”。
2018年9月底,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双语中学部11-12年级的学生开启了新的行走之旅——绍兴之行。
绍兴因鲁迅而名扬千里,因为他影响了一代中国人,是他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重塑了国人的脊梁,化文字为利剑和“妖魔鬼怪”斗争,唤醒了无数人。故而,从小学乃至中学课本里都有他的身影。但总从课本里看他,却似乎隔靴搔痒般,欠缺点什么。
这次行走,我们带着课题,跟着课本一起游绍兴。那些原来只存在于课本里的鲁迅相关人事终于可以近距离看见了。找一找鲁迅文章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学一学绍兴的传统习俗,体会鲁迅先生小时候私塾学习的氛围。兰亭书法圣地的境界,等着你亲身体验古代文人的修契雅事。
走近鲁迅
绍兴之行,让高中国际部的学生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终于可以跳出书本的束缚了。当文字真实地进入眼中,学生才更能感受其中的诗意与美好。
林旖婧在归来的日记里写道:作为来到绍兴的第一站,鲁迅故里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在柳树和小溪旁,我们和鲁迅的画像墙一起合照,和鲁迅的作品一起体会意境,和鲁迅笔下的风物一起游历绍兴。鲁迅故里完美再现了鲁迅当年生活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的原貌。
我们参观了鲁迅故居、鲁迅祖居、周家新台门等,漫步鲁迅故里门前的一条独具江南风情、古城、文化的历史街区鲁迅路,品茴香豆及当地风味小吃。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留给后人的是无穷的精神财富。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不要读鲁迅?这次行走之后,也许他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这是一场精神补给之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走近历史,瞻仰先贤,是西外人文教育的一大重点。每一次与名人靠近的行走,都是一次人文感悟体验之旅。文化对人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学校不仅要建立好的校园文化影响学生,还要引入更优秀的校外文化感染学生。行走,即是一种。
兰亭集会
我们去了兰亭景区。这里因书法名作《兰亭集序》而名闻海内外;近十几年中,因“兰亭书法节”的持续举办而声名更盛。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历史上,兰亭原址几经兴废变迁,现兰亭是嘉靖年间郡守沈启根据明嘉靖时兰亭的旧址重建,基本保持了明清园林建筑的风格,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
在兰亭书法博物馆,学生们欣赏了“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书法“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在幻象丛生的汉字里穿行,似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俯仰天地,游目骋怀,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无限。
夜游沈园
沈园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很多学生归来都说,游沈园令他最难忘。毕竟陆游和唐婉的故事早已被我们学生熟记于心。
高二的语文课本少不了《孔雀东南飞》,刚刚学完这篇乐府的江晨瑜同学更是对这次夜游沈园慨叹不已。为了搞清楚沈园的故事,她曾经翻阅了很多书籍。
“数年前,就已见过陆游所写的一首诗——《钗头凤》,犹记得第一次看到诗词的时候不禁皱紧眉头,上句“错、错、错”下句“莫、莫、莫”的形式引起了我的疑惑,为解决疑惑,期间我翻阅了无数有关陆游与唐婉的故事以及陆游所撰写的有关唐婉的诗。在他编写的诗中,每一首都表达了他对唐婉的歉意以及爱意。进入沈园的那一刻,我便被沈园的景色深深吸引,无论是景、灯还是气氛都仿佛被揉捏的天衣无缝。每参观一个建筑,我总是会停留片刻,似想要尝试去感受陆游曾经夜游沈园的感受。‘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我念着陆游的诗,走过这段亦长亦短的路。”
风景和文史的结合,美食和风俗的并联,情感和视觉的呼应。绍兴的江南风情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感官上都征服了我们的学生。